第一三六章-《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家听到了这前边从未出现过的弟弟,情不自禁地左右扫了一圈,准备找找这弟弟……没找到。老朱也纳闷:    “安王呢?”

    朱榈咳嗽了一声:#34;楹弟今年才九岁呢。因为前几次听的时候他睡着了好几次,后来便没有叫他进来睡觉了。#34;

    朱元璋也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他毕竟不是什么魔鬼。

    【品级低不影响洪武朝的考官出任,当时只考虑“品学声望”,寻找“经明公正之士”,花钱聘为考官。

    所以像金幼孜、胡广的老师聂铉这样已经致仕的“前翰林院典籍”也可以当副考官。】朱棣悟了,缓缓道:

    #34;所以此胡广,便是彼胡广,更是彼胡靖啊。#34;

    金幼孜:    #34;……#34;

    光大弟,愚兄尽力了。

    【永乐2年开始,逐渐有阁臣化的倾向,解缙、黄淮、杨士奇、金幼孜都当过考官。但注意,朱棣时期的阁臣只是老板小秘,实权在夏原吉、蹇义等六部尚书手里。】

    #34;解缙。#34;别说,老朱还知道这个人,他用过。老朱撇嘴,    #34;又是江西人。嗯,江西解元。#34;说罢,又是撇嘴。

    #34;虽是个有才学的,却恃才傲物,傲慢无礼。#34;朱棣回忆了一番:    #34;他好像不在朝中?他哥哥解纶在。#34;

    朱元璋:#34;啊,23年的时候我召见了他父亲解开,八十了,就让解缙给他回家养老去了。去年也召他们父子来京过,打算让这小子在家养性十年再用来着。#34;

    #34;哦……#34;朱棣陷入思考。

    朱元璋补充道:    #34;让他修

    永乐大典、当小秘还不错啦,别的再看看。#34;

    小秘金幼孜:    #34;……

    他虽不喜这个称呼,如今,也只好委屈的接受了。

    【后期就变得抓马了,阁老担当主考官的比例不断上升,形成了会试主考官为次辅的定例,次辅主持过了换三辅,以此类推。考生考试前已经知道主考是谁,于是对着人家的喜好来输出。

    阁老对科举的掌控力度大大up,座师现象虽古已有之,但是因明清的座师影响力之大而出名的。各个阁老对一科主考官的职责是很看重的,可以招更多小弟呢!】

    #34;好哇!#34;朱元璋大是生气,“咱就说,那考题都不是皇帝出了,能叫天子门生吗?果然,变成了阁老门生了吧!等那主考官三年换一次,是不是又要开始朋党党争啦?#34;

    【但也有不想当的,比如叶向高,由于整个内阁只有他一个人干活,他觉得自己得处理票拟事物,哪能关到贡院里,国家不运行了吗?

    摆宗大手一挥,爱卿别担心票拟不便,我许你去考试现场里批阅公文√】大家:    #34;……#34;

    又到了每天收获一个后代皇帝的小小震撼的时间。

    真t震撼呐!

    【朱元璋选了刘三吾、白信蹈二人,是相信他们的品格。

    由于白信蹈历史上无载具体的人物传记,只能从籍贯上看,他是个北人,而刘三吾是南人。他们一南一北,不存在营销号的全是南人的说法。】#34;这……#34;郁新,    #34;感觉说句话前面都得带个籍贯。#34;

    白信蹈,区区正八品而已。

    【刘三吾,名如孙,号坦坦翁,1313年出生,一直流传着他因南北榜获罪至死的说法,很多人对此做过考证。

    如钱谦益在《列朝诗选》里写道:刘三吾的《大明一统赋》称朱元璋为圣祖,此赋应写于建文年间。而周王朱楠的后代朱睦?的《春秋指疑序》里写,刘三吾曾为朱棣修《春秋大全》。

    他认为刘三吾活到了永乐年间。

    up采信这个说法,钱谦益嘛,知名降清派,虽然水太凉、头皮痒这两个段子过于出名了,人人就记得他游泳健将、剃头达人(应该都是野史,不是真的),但他的学术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,毕

    竟是晚明文魁,东林党领袖之一。】

    大家倒抽了一口冷气。

    #34;东林党,前面已说过了,正是那喜欢清议的、文官系统发展出来的制度怪物!#34;

    老朱恍然大悟:    #34;好啊,这群家伙,一边指指点点救国救民,救到最后,降了是吧?身为领袖都投了,上行下效,那里头,只怕也没几个能坚守贞操了罢!#34;

    【刘三吾是一个元朝遗民,啊,对,没看错,元·朝·遗·民。他祖父、父亲、两个兄长都出仕元朝。一个为了守卫元朝力战而死,一个面对红巾军的进攻,骂声不绝不屈而死。

    6位至亲都死于镇压元末起义的战争里,因而他怀念元朝,咏叹:“兵后已非前殿阁,望中仍是旧江山#34;。

    敬佩为元朝自杀殉国的余阙,哭悼元忠襄王。这位元朝将领是被红巾军的王士诚等人杀的。

    刘三吾悲痛的写道:    “诸葛未亡将复汉”。

    嘶——很难评。只能说时代的局限性。】

    这点老朱倒是没觉得什么。

    “嗯,按照那后世的阶级史观,身为既得利益者,他不反元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。反正,也为我们大明做事了。一些事情,也就不用太过计较了。#34;

    【洪武18年,茹推荐隐居的刘三吾出仕。

    25年女婿户部尚书赵勉因贪污处死,女儿刘良玉受牵连被黥刺发浆襁房。刘三吾引退。

    26年2月,外孙单庆,因蓝玉案坐罪而死。27年9月再次起复。】

    老朱呵呵一笑,对自己当时虚空索敌却劈中了赵勉一事,颇为自得:

    “咱早知道,那赵勉不是个干净的。”目

    【除了南北榜,他最出名的一件事,是帮老朱编了“孟子节文”。

    实录里没有相关记载,但有洪武27年的《孟子节文》书留存。书的序言写,删掉了多少多少,书本以外的部分,课试不以命题,科举不以取士。

    ——类似于给你画了个考试范围大纲。

    永乐7年,时任考官邹缉等,出题有《孟子节文》及《尚书》、《洪范九畴》,偏经论题被御史劾奏,获罪。

    超纲要被处罚的。

    那删了什么呢?民为

    贵、君为轻一类不利于统治的言论。仁政一类和法治相对冲突的部分。这当然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了,流传千年的典籍,只有不自信的人才夹夹夹。

    不过,老朱还不至于离谱到为了推广删减版而焚书坑儒,且朱棣在永乐9年废止了《孟子节文》,后来它就消失无踪了。】

    刚刚还呵呵笑的老朱,脸上迅速聚集起了浓浓的乌云。

    #34;什么叫做不自信?咱自信得很!#34;

    朱棣劝他爹:“爹啊,干脆别搞那《孟子节文》,正好您现在不还没搞吗?”

    老朱不高兴:    “咋?你也觉得这是件很丢脸的事情?我给你这永乐大帝丢脸了是不是?你搞永乐大典,就是保存文化财产,我划个考试大纲,就是如秦始皇般焚书坑儒的暴君了是吧?在你永乐帝的衬托之下,我是越发的见识短浅,心胸狭窄了,是不是?#34;

    朱棣发现他老爹是会递进的。

    他连忙道:    #34;爹啊,您在说什么啊!我永乐七年的时候,也听从您的教导啊!就算丢脸,我们也一起丢脸啊!#34;

    老朱怒气腾腾:    #34;好啊,你果然嫌我丢脸!#34;

    打起来了!打起来了!

    现场里,大家不敢直呼此话,便在心中直呼此话。朱横当即跳出:    “来人啊,给我把老四的嘴封上!”互相伤害的父子两,一致对外:    #34;闭嘴吧你!#34;

    朱横:    #34;???#34;

    而朱棣,还在坚持:    “总之,爹啊,别删了,没什么好删的啦!那孟子在阶级史观面前,又算得了什么!爹你可是见识过阶级史观这大场面的人了!这阶级史观未来搞不好还得回头来批判批判孔孟呢!后辈不都骂儒家为儒教了吗!#34;

    老朱一听,想想也是,怒火消了。

    郁新却双脚一软。

    而同样脚脚发软的金幼孜连忙将郁新扶住。两个面条人互相搀扶,摇摇摆摆,踉踉跄跄。

    真的很想把燕王的嘴封上呢。

    【刘三吾的形象从这个事件里也能勾勒一二,这人骨头肯定不硬,为了逢迎统治阶级,有灵活的尺度。

    他给老朱的《大诰》写了序,    “上弗忍生人之无幸也,

    不得已施之五刑”。和洪武30年6月老朱的策问主题好像的,你说他两眼一瞎,不懂老朱的法治心思,这是不可能的。】

    郁新:#34;……未免过于苛刻了。#34;

    老朱也不满:    “就是。弃了那元朝的暗,投了我大明的明,明明的凤凰栖梧桐之事!”

    大家逼逼赖赖

    什么呀,不要曲解那后辈的意思。明明说是刘三吾为了讨好你,连孟子都删减的软骨头行为罢了。

    【刘三吾等人取了51个人,中原、西北士子无登第者。

    它一般称其为春榜。】
    第(2/3)页